結束寒假長達27天的東歐、南歐旅程後回到巴黎,晃晃悠悠的又過了一個多禮拜。對下個學期沒有那麼害怕了,甚至有點期待。
看了幾片日劇、開發了幾道新菜、偶爾聽聽法文、逛逛巴黎還沒去過的地方。難怪人家說交換一定要一年,雖然才相隔幾個月,但比起八月底初來乍到時的心情,真的有很大的不同!
最近發現,法文其實也沒自己想像中的爛,雖然依舊沒辦法正常生活、還是有一半聽不懂、讀文章也還是會卡卡,但是真的是有進步。樂觀一點想,上半年幾乎完全沒碰法文的我都可以有那麼點進不了,或許在下學期全法文的壓力下真的可以大躍進吧!
一直困擾已久的問題:為何來交換?好像也慢慢變得不那麼令我緊張。之前常常會覺得,只要有網路,沒有什麼是我在台灣無法學習到的。但仔細想想現在腦子裡所想的事、走過的地方、開始關心的事物,其實都是因為我身在異國、法國才會有的。看新聞,報導著希臘週日大選主打撤回撙節的極左派有可能上任,鏡頭拍著希臘憲法廣場、歐盟委員會布魯塞爾總部、大力主張希臘應繼續遵守撙節的德國政府,這些地方我都親身去過。逛羅浮宮,看到石器時代在賽普勒斯文明與希臘、兩河流域、土耳其等其他文明之間的交流,我也在其他地方親眼看過那些文明的故事。因為旅行,也開始去關心曾經去過國家的歷史、政治、經濟發展,對歐洲文明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因為修課,開始認識以前在台大不曾深究的議題,報上報導的歐盟經濟議題不再那麼陌生及與我何干、博物館或歐洲各地所見到的藝術作品也不再只是旅行中拍照打卡的景點。最重要的:語言,其實也有十足的進步,除了法文外,也經常發現自己的英文讀寫比出國前快了很多。這半年,其實冥冥之中也有不少成長,只是跟我原本所想的不同罷了!
越來越喜歡巴黎,雖然幾乎所有來過的朋友、同學都不餘遺力的對巴黎投入他們的厭惡,但可能因為自己也在這生活了一段時間,每次走在街上,除了膚淺的對美麗的街景讚嘆外,想到曾經在這個城市發生的種種歷史、以及法國這個國家的多元及價值還是會很慶幸自己能有機會在這。
兩週前發生的恐怖攻擊,讓法國人民組織了一場名為Je suis Charlie的大遊行,儘管恐怖攻擊兇手的目的就是要挑起法國族群之間的矛盾,但這場將近三百萬人的大遊行是以博愛、團結為號召。我回到巴黎後,路上還是經常可見je suis charlie的標語、新聞及輿論也大多都朝向法國團結的方向發展,一個非常有名的政論脫口秀Le petit journal還發起大家寫信到美國fox news抗議其錯誤的偏見報導。
突然有點感嘆自己並沒有好好的利用這半年!花了大部分的時間把自己鎖起來,但或許這就是必要的調適吧?能在巴黎這個美麗城市的時間剩三個多月、之後還剩一個多月的歐遊,只希望自己能更放開心胸。
P.S. 希望能趕快開始寫遊記
超想看遊記!!(敲碗中)
ReplyDelete